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志鹏 He Zhipeng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
出 处:《清华法学》2025年第1期80-104,共25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项目“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研究”(2022JZDZ005)的成果。
摘 要:尽管国际法在过去400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推进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原则、规范、组织、机制,但是,实践中弱化原则与规范、忽视国际组织与机制的状态,显示国际法的现代性尚未摆脱大国强权的倾向。国际法大国强权倾向的境况既源于国际法自身底层逻辑的局限,也有国际关系中经济、政治的动力影响,还有国际秩序中强权优位的结构塑造原因。在国家能力不断变化、国家实力对比不断调整的世界格局中,国际法要能够体现时代的主题,就必须破除大国强权倾向。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有可能为国际法摆脱大国强权倾向、超越现代性的局限和困难作出一系列有益的贡献。从国际法超越大国强权倾向的未来路径而言,有必要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和思想财富,通过约束大国任性和霸权行动来改进和提升国际法,使得国际法能够更好体现国际民主、诚信、文明、公正等社会价值,为国际法塑造更为公正合理的现代性,为国际秩序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