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来”与“成”为什么容易相混——谈谈从“戈”“戊”等部首草书的演变  

作  者:刘绍刚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

出  处:《中国书法》2025年第1期188-191,共4页Chinese Calligraphy

摘  要:草书的来源,有战国时六国古文的一些字形及用笔的草书因素,但主要还是出自秦系文字。其中有篆书、古隶不同阶段的文字,当然也有少量汉隶及行书的影响。这与草书发展的时间段较长,不免会受到不同时期文字的影响有关。本文通过对容易与“来”相混的“成”字,以及从“戈”“戊”“■”“戔”等字的分析,对从西汉古隶演变出的草书字形的多样性及不确定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 键 词:“戈”笔向右的笔势 “戈”笔向左的笔势 草书出现的时代 

分 类 号:J29[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