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祝童
机构地区:[1]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 处:《美术大观》2024年第12期106-111,共6页Art Panoram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清代法书目录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1CF03927);教育部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翁方纲书法文献学研究”(项目编号:23HQ10636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资助项目“清代法书辨伪学研究”(项目编号:2024M76308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法书是具有一定书法艺术性的字迹,考其文献形态,游离于文本、图像、立体之间而兼具三者之性质。学界一般认为,书法文献包含论著文献、法书文献,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却偏颇于论著,忽视了法书,这一窘境与古代法书文献难入四部体系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法书文献的“之间”性质,注定这门学问与传统的文本文献学必然有明显区别:它以法书之真伪是非、版本存亡、递藏流变、编目志录为“四宗”研究体系,既是书法学的分支,属于书法重要的基础研究之一,又是文献学的分支,属于专科性特种文献研究之一。因此,开展这门交叉学科之理论与历史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书法学、文献学意义,而且可为当今学界对法书的整理和研究提供历史依据、理论支撑和操作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