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福利[1] Wang Fuli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25年第1期24-31,共8页Music Research
基 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国学单列重大课题“《二十四史》引经考”(项目编号:19GZGX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老子·道经》第二章有"音声相和"句,它和相关的前后句式一样,意在说明音与声也是一对既矛盾对立又互为生发的概念,以之来阐发老子无为、自然之哲理思考.长沙马王堆帛书该句写作"意声相和",引发学界讨论.考究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古"音""意"二字音近,常可互用所致.从校勘学的角度看,"意声相和"实即"音声相和"之异写形式而已."音声"或"声音"作为矛盾统一的概念,在先秦、秦汉六朝时期是常见的.《老子·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可视为其另一种表达方式,两者间是可以相互印证的.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223.1[历史地理—历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