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红梅[1] Zhang Hongmei
机构地区:[1]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25年第1期32-43,109,共13页Music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传统调式理论百年研究史研究”(项目编号:21YJA76008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针对黄翔鹏先生的"七律定均",有学者提出"五声定均"说,继而引发了学者们对"五声"还是"七声"才能定均的争鸣.通过解析"五声定均"的相关史料,可以发现所谓"五声定均"说未准确把握"五声"的内涵,且对于黄先生所用"均"的内涵理解亦有偏颇."五声定均"说将文献中实为调准音高或调高的"均"全部看作"音阶",忽略原文语境中论旋宫转调的主旨,将"五声"断为同音阶的五个阶名,从而把黄先生的"五声定宫"替换成"五声定均".黄先生之"均"的核心在"三宫",源于三种音阶在古今传统音乐实践中并存的事实,其理论包含"均、宫、调"三个层次,而"五声定均"说只有"宫、调"两个层次,二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