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启龙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
出 处:《秦汉研究》2024年第1期237-240,共4页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秦汉生态环境变迁与民俗信仰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CZS01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多神崇拜的先秦时期,不仅是人类与各类神灵以及祖先沟通的重要方式,更被视为国之重典,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降及秦代,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在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祭祀的内涵也有诸多变化,其影响亦延续至帝制结束。因此,对秦祭祀的诸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祭祀文化的渊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自20世纪末,随着出土文献中“卜筮祭祷”简的不断公布,以及考古发掘成果不断涌现,学界从政治制度、礼制、宗教信仰等多种角度对先秦至汉代祭祀加以研究,具有创见性的成果愈加丰硕。但相关成果很少以动态的视域来观察秦人神灵系统的变化,也较少有针对秦人信仰形成系统且多元的宏观性研究,而现有研究成果的部分结论尚存争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