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灵芝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出 处:《西夏学》2024年第1期130-143,共14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项目编号:18ZDA175);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新锐人才培育(哲社科)专项研究成果
摘 要:甘肃省博物馆所藏的西夏医方残片前后文不详,共计147个文字和3个重复符,用两个圆圈隔开,目前学术界基本认为是三种医方。由于既往学者认为该方治疗伤寒热病,引发了中医界的注意,肖屏对此探讨认为里面的“麻”就是“麻黄”。该药方到底是治疗什么疾病的?而其中的“狼毒子”在中医学界很少使用,因此其本草译名是否有其他可能?既往学者认为遵循祖国医学传统但又不见于古今医书似是偏方,保存了党项人较为原始的巫医色彩。本研究试图在前辈学者工作的基础上,对此医方残本进行重新释读,以本草史研究方法来对几味本草进行解读,进而探析该医方残片的研究意义。这张西夏医方残片所治疗的疾病均与治疗“冷疾”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