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邓盛涛
机构地区:[1]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出 处:《宗教研究》2024年第1期137-152,共16页Religion Studies
摘 要:从中国早期到中古时代,道家与道教对身体的认识基本上都在形神不二的身体观与形神分离的身体观之间徘徊;大体上说,早期道家传统主要将“神”看作是由形体生发出的一种心知作用,而佛教传统则主要将“神”认作是可完全与形体相分离的神识。在以上两种理解之外,晚唐五代的内丹家提供了对于形、神内涵的一种新的理解:通常意义下所认为的物质性的实体“形、气”与精神性的实体“神”在本质上其实是一致的,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生成。钟、吕内丹道教通过修炼实践进一步肯认了形、精、气、神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在修道论上提出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论。更进一步,这样的修道论也实际促发了从中古早期道家与道教传统注重形体解脱到钟、吕内丹道教注重形神俱妙的阳神解脱的转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