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视角看新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变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潘春苗 

机构地区:[1]广西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15

出  处:《基层农技推广》2024年第11期1-9,共9页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无锡、保定22村村庄经济90年变迁研究(1929—2019)”(19AJL003)

摘  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联结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需求的“桥头堡”,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元化服务模式转向了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主导的单一服务模式,这种自上而下、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农技推广体系有其弊端,但是对促进农业生产、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政府主导的单一化服务模式走向多元服务组织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服务模式,从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与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相分离到二者融合发展。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经历了多元化服务模式-单一化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模式的“之”字形发展路径。

关 键 词:农技推广体系 供给侧 “之”字形发展路径 多元化供给 

分 类 号:F323.3[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