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小李[1]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出 处:《明清论丛》2023年第1期144-159,共16页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基 金:故宫博物院2017年课题“清代武英殿修书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清康熙朝在武英殿设修书处,是从明朝延续下来的由内廷参与刻书并掌控中央刻书权的必然结果,也与清初顺治帝、康熙帝重视编纂、刊刻书籍息息相关。康熙朝武英殿修书处处于起步阶段,刊刻能力有限,尚未成为中央刻书中心。雍正朝给予武英殿修书处图记,使其成为内务府下属正式机构,中央刻书中心地位确立。乾隆朝武英殿修书处体制健全,成为中央刻书的唯一、绝对中心,不仅刊刻宫廷编纂书籍,中央官署编纂则例类政书也大都由其刊刻。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武英殿修书处逐渐衰落,中央官署编纂的则例类政书逐渐由各官署自行刊刻,武英殿修书处中央刻书中心地位被削弱。而到了同治、光绪、宣统三朝,清朝统治处于极度衰弱状态,武英殿修书处的刻书职能不仅向新旧中央官署转移,还向各地督抚建立的官书局转移,清朝中央刻书呈现多中心格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