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傑
出 处:《中国四库学》2023年第2期261-275,共15页
基 金: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項目“出土文獻視野中的楚地《詩經》整理研究”(XSP2023WXC004);湖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請益僧釋圓行及其求法目研究”(21B0143)階段性成果
摘 要:文章主要探究上博簡《孔子詩論》簡26和簡27兩枚竹簡的編聯問題,并分析其《詩經》學意義。前人在竹簡編聯方面用力甚勤,但聚訟紛紜,莫衷一是。經論證,馬承源先生提出的簡26與簡27編在一起的説法是可以成立的,其主題可稱之曰“不絶人怨”。簡26涉及的幾首詩格調均比較低沉,揭示了簡文背後“賤民”表露的“怨”。簡27“如此”之後,指出君主要“賓贈”“知難”,具備君子的修養,不要“絶人之怨”。從内容上看,簡文對詩篇的論述,與古人“采詩”“獻詩”的説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表明簡文屬於孔門“詩教”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加深對“思無邪”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9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