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评估胸骨肌变异中的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晓宁 穆乃文 肖娟 郑超 王超[1] 单裕清[1] 

机构地区:[1]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日照276800

出  处:《解剖学研究》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Anatomy Research

摘  要:目的 探讨CT在评估胸骨肌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胸部CT平扫显示胸骨肌变异的患者102例,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对胸骨肌的数量、分布、形态、走行、宽度等解剖特点进行评估,分析性别间分布方式差异。结果 102例共发现137条胸骨肌。64条为扁平状(46.72%),30条为扁丘状(21.90%),42条为索条状(30.66%),1条为半羽状。单侧分布66例(64.71%),双侧分布36例(35.29%)。单侧分布中,51例位于右侧(77.27%),15例位于左侧(22.73%)。双侧分布中,28例双侧不对称(77.78%),8例双侧对称(22.22%)。所有胸骨肌均分布于胸骨两侧,97条斜行(70.80%),40条平行于胸骨(29.2%)。112条上缘起自第2~3肋软骨间水平(81.75%),23条起自胸骨(16.79%),2条起自第4肋软骨水平(1.46%)。96条下缘止于第4~5肋软骨水平(70.07%),41条止于第6~7肋软骨水平(29.93%)。男、女间胸骨肌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宽度分别为(20.01±10.37) mm和(12.80±6.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骨肌分布及形态多种多样,扁平状居多,单侧分布多于双侧;单侧分布中,右侧多于左侧;双侧分布中,双侧多不对称。影像学表现多为斜行,上缘多起自第2~3肋软骨水平,下缘多止于第4~5肋软骨水平。男、女间分布无差异,男性胸骨肌宽度大于女性。利用高分辨率CT及重建技术可完整、立体地显示胸骨肌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必要的胸部手术提供帮助。

关 键 词:胸骨肌 计算机体层成像 变异 

分 类 号:R816.8[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