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产业的IDPC开发模式研究——以南京淮河赛龙舟民俗为例  

作  者:王丰兆 张丰[1] 

机构地区:[1]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出  处:《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年第4期97-99,共3页Science & Technology of Stationery & Sporting Good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三角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BTY049。

摘  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一向是以文化、体育、旅游相融合的方式协同开展的,这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之路由一元走向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赛龙舟运动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历史悠久、观赏性强、文化气息浓郁等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在此利用IDPC(Identification,Design,Promotion,Culture)模型,基于“认同→设计→推广→文化”为建构进行整体性的产业化发展框架规划,为文体旅融合式的参与型非遗体育开发提供模式借鉴,进而促进南京淮河赛龙舟体育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和传承。

关 键 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化发展 赛龙舟 文体旅融合 

分 类 号:G80[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