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梓纯 Wang Zichun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 处:《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0-121,共12页Journ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研究”(22AZD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受语言文字对思维方式的隐蔽影响,不同语言文字所表述的法律概念在描述对象规定性的方式方面有着深刻差异.近代以来,受字母文字影响的本质主义概念观的分析性表征方法在汉语法学中广泛运用.一方面,分析性表征方法的适应性不足的缺陷已被关注但其成因未得到检讨;另一方面,汉语法律概念所固有的直观性表征方法却被忽视.事实上,在切断分析性表征方法与本质主义概念观的关联后,直观性表征方法与分析性表征方法之间的互补适用,不仅可以缓解确定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还可以为沟通现实与理论提供新机制,从而在方法论层面为中国法学发展做出独到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