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经辨证之辨“厥阴证”论治急性肾损伤思路探赜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运劼 郭明章[2] 阮诗玮[3]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州350122 [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350122 [3]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内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阮诗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

摘  要:急性肾损伤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变证多端,其病机和病势呈现出“邪盛正衰、气血逆乱、寒热难辨”的特点。建构六经辨证体系的优势在于最大化地发挥中医学“宏观思辨、整体恒动、因人而异”的特点,有利于急性肾损伤精准化辨治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基于此,本文围绕六经辨证之“厥阴病”和急性肾损伤(衰竭期)二者的病机特点展开论述并进行比较,从理论基础、病机阐释、临床应用方面阐述从六经辨证之辨“厥阴证”论治急性肾损伤(衰竭期)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价值,揭示急性肾损伤“阴阳往复,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以及“阴阳进退转化”的病机演变规律:阳进阴退,厥阴阳(风)证主导,风火相煽,转归少阳,急性肾损伤病情有向愈之机;阴进阳退,厥阴阴(血)证主导,津血亏耗,内传少阴,急性肾损伤有病情恶化之趋势。阴阳进退转化不显,急性肾损伤证情复杂,故明析急性肾损伤的“厥阴病—证”的病机内涵是治疗的关键。临证时在厥阴病“燮理阴阳”的理论指导下,采用以“燮理阴阳”为根基,以“平调寒热”为重心的治疗方略,寒胜则用温远凉,须顾护津血,可选当归芍药散加减;热复则用凉远温,重清泄相火,可予天麻钩藤饮化裁;见虚实寒热错杂者,当攻补兼施,寒温并用,选用乌梅丸加味。辨“厥阴证”不仅为急性肾损伤的辨治提供新的中医药防治思路,也对“六经辨证”体系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给予现实临床指导价值。

关 键 词:六经辨证 厥阴病 厥阴阳(风)证 厥阴阴(血)证 阴阳往复 寒热错杂 阴阳进退转化 风火相煽 津血亏耗 急性肾损伤 

分 类 号:R241.5[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