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彩舜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 处:《公民与法(审判版)》2024年第11期13-21,共9页Citizen and Law(THE TRIAL)
摘 要: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的实践正在广泛展开,相关实践对整体层面的政策引领、制度目的以及资金保障等进行了积极探索。在理论研究维度,主要包括民法模式和环境法模式两类设立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的路径。这两种路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立法成本,但并不适应国家公园地役权的制度需要。国家公园法作为自然保护地领域的“标杆法”,应当确立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这一权利模式,以回应“重生态保护、轻民生保障”“重管理、轻赋权”等现实难题。在国家公园保护地役权的规范构造中,需围绕法律概念的明晰、价值判断的确立以及适用范围的限制等方面进行法律建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5.3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