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思柔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
出 处:《东方收藏》2024年第12期12-14,共3页Oriental Collection
摘 要:抗战时期,木刻艺术因其材料易得、制作简便、容易复制与传播的特点,迅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它生动记录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更以强烈的情感传达中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念和民族精神,成为激励民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力量,各种题材的木刻版画和各种地域的木刻版画都在抗战时期发挥了宣传抗战、支援抗战的重要作用。文章以延安木刻代表性版画家古元为例,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解放区木刻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版画作品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宗旨,通过对抗战时期人民生活的刻画,创作出贴近人民日常生活的木刻作品,在深受大众喜爱的同时,引发人们对革命的共鸣。文章运用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论,深入分析古元木刻代表作《离婚诉》《减租会》,通过前图像志描述、图像志分析、图像学阐述,以古元木刻作品中的人民性为例,揭示抗战时期木刻作为宣传画的重要作用及其呼应时代、深入人心的独特宣传策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