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气胸发生风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慧敏 李元 

机构地区:[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出  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607-612,共6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128)。

摘  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ercutaneous 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transthoracic lung biopsy,PCTLB)术后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气胸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3月于本院行PCTLB患者的资料,有26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灶特征和操作技术因素。计算气胸的发生率,分析影响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并计算比值。对连续性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对分类变量采用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气胸的发生率31.4%(83/264),其中3例(3.6%,3/83)为大量气胸,术后需行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合并肺气肿(P<0.001)、小叶中心型肺气肿(P=0.03)、全小叶型肺气肿(P=0.006)和经过叶间裂(P<0.001)为气胸发生的影响因素。小叶中心型、全小叶型和间隔旁型肺气肿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吸烟史、病变大小、位置、部位、穿刺体位、穿刺角度、穿刺长度及穿刺胸膜次数对气胸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合并肺气肿(OR=2.823;P<0.001)和经过叶间裂(OR=6.905;P<0.001)是气胸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穿刺路径中存在肺气肿、小叶中心型肺气肿、全小叶型肺气肿和穿刺经过叶间裂为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如果操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避开可控的危险因素,气胸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降低。PCTLB也将成为更为安全的获取病理组织的手段,可更好地服务临床工作。

关 键 词:PCTLB 气胸 肺气肿 

分 类 号:R561.4[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