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志敏[1] Cao Zhimin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清史论丛》2024年第2期152-166,共15页
摘 要:目前中国灾害史研究存在“非人文化倾向”,即灾害史多以作为自然现象的灾为研究中心,缺乏对人的关注,对灾民生活以及人与灾害关联上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缺乏深入探讨,而清代灾害诗是推进灾害人文学研究的重要史料。清人创作大量灾害诗,与清代灾害频发的社会背景有关,清代灾害诗的主要特点在于记述内容的丰富,突出描写人的灾害体验与灾民的生活场景,刻画官民协力抗灾的社会图景。史学界可以借助灾害诗并辅以其他史料,推动灾害史研究的人文转向。但目前对清代灾害诗史料的利用并不充分,除有文史分途的客观因素外,亦与灾害诗资料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整理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