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梅 李涛 刘建明 杨光维 褚洪忠 马军 团勇 陈春华 范守民
机构地区:[1]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2]伊犁州畜牧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835000
出 处:《当代畜牧》2024年第11期48-51,共4页Contemporary Animal Husbandry
基 金: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yzyxm2022012;新疆“三农”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牛羊高效繁殖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编号2022SNGGNT001;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37。
摘 要:本试验旨在分析新疆褐牛肩肉、腱子肉、背最长肌肉、牛腩、牛霖5个肌肉组织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荧光定量检测分析结果的差异性,以期为解析调控新疆褐牛脂代谢的关键基因提供基础数据。选取2岁健康的新疆褐牛3头,屠宰后立即采集肩肉、腱子肉、背最长肌肉、牛腩、牛霖肌肉组织样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9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新疆褐牛5个不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使用spss分析其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腱子肉的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表达极显著高于牛霖、肩肉和背最长肌肉(P<0.01);牛霖的激素敏感脂肪酶(HSL),瘦素(LEP)和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极显著高于牛腩、肩肉和腱子肉(P<0.01);牛霖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显著高于(P<0.05)牛腩、肩肉、腱子肉和背最长肌肉。本研究揭示了脂肪代谢相关基因在新疆褐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揭示IMF沉积机制及优化新疆褐牛肉品质奠定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