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燕
机构地区:[1]肇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Culture Journal
基 金:2024年度肇庆教育发展研究院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助推青年学生高质量精神生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ZQJYY2024134)的研究成果。
摘 要:精神生产概念融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之中,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逐渐成熟的重要理论之一。为进一步明晰精神生产的概念,必须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界定出发。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精神生产的主体、劳动属性及其与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的关系等的理解之上,结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展开精神生产概念的当代辨析。以此,梳理出精神生产是通过主体借助现有的精神和物质资源,对主客体进行的精神性创造,其表现形式是正在进行的过程,亦或是已然产出的精神产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