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与对话建构——解释学视域下《文心雕龙·知音》篇的理论重思  

作  者:姚亚峰 

机构地区:[1]黄山学院文学院

出  处:《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236-239,共4页Culture Journal

基  金: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解释学视域中的文本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1348);2023年黄山学院人才启动科研项目“解释学中的‘意义’问题探究”(项目编号:2023xskq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批评的重要篇章,从解释学的视角对《知音》篇进行分析可以对“知音”的相关问题有更新的认识。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的一些影响“知音”的错误思想,从解释学理论出发可以有更深的理解。知音很难遇到,但“知音”的对话建构关系对于文本意义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刘勰通过“六观”的阅文情的方式希望达到对文本较为准确和客观地解释,但他也重视挖掘文本背后的“意味”,文本意义的解释需要在一种确定和超越之间展开。

关 键 词:刘勰 《知音》 解释学 对话 超越 

分 类 号:I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