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广辉[1] 杨震 Zhang Guanghui;Yang Zhen
机构地区:[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
出 处:《当代经济研究》2025年第2期68-78,共11页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基 金: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L23ZD048)。
摘 要: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具象化形式,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国情农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因地制宜”方法论,健全与之相互促进的新型生产关系,最终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基于此,建立“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粮食安全”三位一体循环体系,通过新质生产要素优化跃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耦合联动等方式,形成单项传导和多项联动的循环机制,最终逐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在循环过程中依旧存在潜在困境,一是循环主体间的对接困境,二是分散经营与循环体系的衔接困境。应进一步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畅通教育、科技、服务的良性循环,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加速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建立农业合作长效机制,更好地把小农户引入新质农业发展轨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支撑和动力引擎。
关 键 词: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社会化服务 粮食安全 高质量发展
分 类 号:F014[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