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怡靓
出 处:《新闻爱好者》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Journalism Lover
基 金:上海大学“智能传播与老龄社会治理”重点创新团队项目的阶段性成果;2024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超大城市老龄群体数字融入困境与社区空间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4EXW0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在传统的传播结构中,技术、机器均被视为用来完成传播行为的工具或中介。基于人工智能越来越智能化和自主化的事实,传统的“工具论”范式已不能形成对人工智能的全面观照,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出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转向,将人工智能视为“传播主体”,并基于此考察人机互动关系。然而,相关研究未能完成“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转换,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以人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将人工智能打造成人类“副本”。然而,人工智能之于人类不是“副本”,而是具有相异性的“他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应沿着“共在”的视域,发掘并尊重人工智能作为他者的“他性”,避免他者的相异性沦为主体的附庸。人机之间应尝试建立一种独立而健全的他异关系。
分 类 号:TP1[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8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