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聂迎彬[1] 桑伟[1] 孔德真 刘鹏鹏[1] 田笑明[1]
机构地区:[1]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出 处:《新疆农垦科技》2025年第1期61-62,共2页Xinjiang Farm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现象,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已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19年,Freeman报道了小麦杂种优势现象,发现杂种一代的株高一般都超过其高亲。1951年,日本学者木原均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导入尾状山羊草细胞质中从而得到核质互作的小麦雄性不育,开始了杂交小麦的研究。1962年,美国科学家Wilson和Rose发现了提莫菲维小麦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简称T型)和恢复系,开始了杂交小麦的应用。1965年,我国著名学者蔡旭教授从匈牙利引进T型材料,开始了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7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