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雪松 吴汶缙 ZHENG Xuesong;WU Wenjin
机构地区:[1]信阳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2]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Journal of Henan Finance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河南教育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2023-YYZD-1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教师教育平台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OPPPS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2024SJGLX0382);河南省党的教育政策研究课题“新一轮学科专业大调整背景下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研究”(2025-DDJYZC-48)。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逐步规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程研究也呈上升趋势。2009年以来,中国知网共有相关论文2419篇,重点分析其中的128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可以发现,相关发文量基本上呈递增趋势,研究机构比较分散,研究方法多学科化,研究主题紧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研究内容逐渐由知识性转向思想性和政治性。相关研究主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程的必要性及其蕴含的课程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程的影响因素等。展望未来,应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程构建研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主体认同研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