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天津仁爱学院能源与化工学院,天津301636
出 处:《天津化工》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Tianjin Chemical Industry
摘 要:枣树皮一直被作为传统中药使用,其活性成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以北方普通大枣树树皮和酸枣树树皮为试材,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超声浸提时间、超声浸提温度、乙醇质量分数对枣树皮抑菌活性物进行提取的影响,通过测量抑菌圈大小评估不同提取工艺对枣树皮抑菌活性提取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菌种为痢疾杆菌CMCC51105、沙门氏菌CMCC50071、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和大肠杆菌ATCC25922。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枣树皮抑菌活性提取物工艺进行优化,模拟优化的枣树皮抑菌活性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91%,料液比1∶25 mg/L,超声浸提时间99 min,超声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最高抑菌直径达10.3 mm。经试验验证,结论相符。此外,本文采用最佳提取工艺对不同枣树皮种类以及炮制与否对提取物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发现炮制过程有利于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并且较酸枣树皮,大枣树皮的提取物抑菌活性更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