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媒介共意性动员与后果——以1932年日本樱田门事件为例  

Media Consensus Mobilization and Consequences in Nationalist Movement:A Case Study on Sakuradamon Incident of 1932 in Jap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龙 朱旭 Li Long;Zhu Xu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学术研究》2025年第2期127-135,共9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南抗战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6ZDA13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32年发生在日本的李奉昌刺杀天皇事件传到中国,引发舆论巨大反响,并演变为民族主义运动。报刊着重书写民族主义情感,强化抗日救亡的民族共识,动员报界力量广泛参与,利用日常的民族主义叙事,扩大共识力量。日本政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施压国民党政府,对媒体的叙事模式进行纠偏和压制,并笼络日本民粹主义团体摧毁报馆。面对压迫,报界发起抗争运动,最终在国民政府的介入和妥协中瓦解。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社会的分歧,凝聚了抗日共识,为抗日事业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更为日后的联合抗日营造了氛围并提供了实践可能。

关 键 词:民族主义运动 共意性动员 李奉昌 樱田门事件 

分 类 号:K264.6[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