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在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患者中的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祯 张旭星 罗淞元[2] 郑能胜 

机构地区:[1]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东广州510000 [2]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出  处:《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4年第19期50-54,共5页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基  金: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科研专项,DFJH20180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临床研究专项基金,CSCF2022B01。

摘  要: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药物在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后的应用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行TEVAR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在该前瞻性队列中分析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长期安全性的影响,比较接受与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血小板与无抗血小板两组在男性比例、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病史、饮酒史、PCI史、高血压分级、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以及夹层发病分期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血小板组的既往脑卒中病史率更高(P=0.048),冠心病史率更高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68)。抗血小板与术后主动脉破裂、术后主动脉逆向撕裂、术后卒中、术后脊髓缺血或截瘫、术后计划外手术、穿刺入路并发症以及院内主要不良事件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抗血小板组术后透析发生率显著低于无抗血小板组(P=0.046),术后精神改变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多种因素后,抗血小板治疗对院内不良事件影响不显著。校正基线因素后,抗血小板有减少死亡风险倾向但差异不显著(P=0.066),基线糖尿病病史(P=0.027)是随访死亡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在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安全性较高,在有指征患者中可应用。

关 键 词: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抗血小板治疗 安全性 

分 类 号:R54[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