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简贵灯[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福建艺术》2024年第12期7-12,共6页Fujian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清末民国京剧批评的观念的形态与观念研究”(项目编号:16BB029)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传播文明三大利器之一的近代报刊,自引入中国后发展十分迅速。1911年以前,全中国至少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到了民国时期,中文报刊发行的数量更是难以估量,仅上海一地就发行超过460种大报,发行的小报总数更是达到一千余种以上。1“自报章兴,吾国之文体,为之一变。”2梁启超这句话道出了近代报章崛起对文体变革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以报刊为代表的近代传媒的勃兴,不仅为剧评文字提供稳定的发表阵地,影响了京剧批评的行文方式与撰述风格,更是使得京剧批评与报章媒合、社论、编者按、广告成为京剧批评的新文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