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文化记忆的方式与路向  

作  者:黄祎霖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

出  处:《思想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122-129,共8页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  金:2020年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项目编号:TJKS20-004)阶段成果。

摘  要:文化记忆是一定群体在其延续与发展的历史中形成的,为群体内部成员所共享的稳固的记忆,这种记忆维系着群体及其成员的身份认同。政治社会,文化记忆与一定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教化存在紧密联系,统治阶级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导着文化记忆的社会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形式,是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文化记忆场所,其对文化记忆的建构,主要通过历史的意识形态书写与讲述、仪式的政治赋义与生活化推及、传统的现时阐释与意义再生产三种方式展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记忆的建构应当为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仪式、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文化记忆的时代路向。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记忆 意识形态 建构方式 时代路向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