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雪冰 王海强 高峰[2] 王毅[3] 李露 王彬[2]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北京100102 [3]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室,北京100700 [4]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
出 处:《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5年第1期121-124,共4页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12021A00601)。
摘 要:伏湿邪致病在病理机制、症状、发病隐匿性、病程及预后等方面,均与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A)致病相似,故推断MDR-PA属中医“伏湿邪”范畴,认为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的MDR-PA感染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伏湿内起,多见邪毒炽盛而致重症。临床应以健脾燥湿、祛除内伏之湿为基本治法,辅以透达外邪之策,分急性感染期、稳定期论治。方以二陈汤加味,用利湿药引湿邪自下焦出;加理气药治气以治水;加补脾益肺药,稳定期健体防复,急性感染期托毒外出;北方隆冬加温中燥湿药;遇寒湿疫毒加用开达膜原法;急性感染期表热轻证加宣肺解表药。临证还需慎用清泄、峻下,以防伤正。
关 键 词:铜绿假单胞菌 伏湿邪 生物膜 耐药机制 中医药 医案
分 类 号:R25[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2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