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俊麟 Hu Junl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12期91-98,共8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本文通过对阿旃陀石窟第26号窟的佛陀跋陀罗铭文的详细分析,对印度西德干高原佛教僧侣在宗教性实践中扮演的多种角色进行研究。佛陀跋陀罗作为主要功德主,不仅出身刹帝利种姓,拥有丰厚财产,并且还作为佛教信徒积极参与到石窟的开凿和兴建之中。铭文还揭示了他个人的宗教信仰和社会价值观,以及在大乘佛教思想于印度西德干地区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当时的佛教僧侣不仅仅是宗教仪式的执行者,还在石窟的选址、设计、建造等具体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角色的转变反映了大乘佛教在西德干地区的广泛接受和传播。阿旃陀石窟佛陀跋陀罗铭文的研究为了解当时佛教僧侣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关 键 词:佛教石窟寺 阿旃陀石窟 佛陀跋陀罗铭文 佛教僧团
分 类 号:K8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