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  

The Formation Logic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Building an Autonomous Knowledge System for Chinese Econom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保平[1] 郭晗 Ren Baoping;Guo Han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2]南京大学商学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Marxism & Reality

摘  要: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是实践经验知识化的过程,其核心是术语革命。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原创性理论成果,是术语革命基础上对于标识性概念的建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实现了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创造能力发展的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历史逻辑来看,在世界性历史视角上,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的质态革命;在民族性历史视角上,新质生产力是新中国生产力发展实践演变中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生产力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发展遵循“科技—产业—生产力”的范式,即以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在此过程中形成依托于新科技的新要素,从而引起生产力要素结构的质变和跃迁。

关 键 词:自主知识体系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 术语革命 标识性概念 

分 类 号:F124[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