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生平[1] Yang Shengping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89
出 处:《理论探索》2025年第1期5-12,共8页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质与意义研究”(22ZA003);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扬斗争精神应对风险挑战研究”(23LLMLA008),主持人杨生平。
摘 要:西方中心论是近现代以来产生于西方社会的有广泛影响的文化思潮,其有多种不同表现形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正是在不断批判西方中心论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标志着马克思对作为历史观的西方中心论以及作为政治观与价值观的西方中心论的彻底批判,但对作为思维方式与话语系统的西方中心论的批判却有着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将世界历史发展区分为“西欧道路”与“东方道路”,既标志着马克思对作为思维方式与话语系统的西方中心论批判的深化与发展,也标志着马克思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对作为思维方式与话语系统的西方中心论批判的基本完成。但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的两条道路不是毫无关系而是密切相关的。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解需要有辩证和科学的态度,既要反对西方中心论,又要反对“反西方中心论的西方中心论”。马克思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及其过程的重要启示意义,不仅表现在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完善上,还表现在对当前我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及中华文化生命体的建构上。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