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士国
机构地区:[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00101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24年第11期10-15,共6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及创新方向研究”(KY2024B0257)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形态,在现阶段正面临着重要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在深层影响着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全面调整,而且在根本上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转型,更在实践层面上开辟了一条有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新路径。在此历史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对其内在逻辑的深入阐释对于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定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深层机理出发,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改革动力与改革方法论体系三个维度阐发。其中,人民主体性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制度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指向,体现了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认识;系统集成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创新,体现了对改革规律的辩证把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