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探赜李杲治方思想  

作  者:匡武[1] 吴旸[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100078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5年第2期288-291,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本文以李杲提出的“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思想为切入点,深入探赜其治方思路。“脾胃不足,乃生百病”的根本原因是元气不足,元气不足一方面是因“胃气不能滋之”,另一方面是因“脾胃不足”可化生“阴火”而伤元气。而元气根源于阴血,阴血受“阴火”所以导致“血病”,故李杲有“脾胃不足,皆为血病”之论。其后李杲给予了五个处方用以治疗脾胃不足之后出现“火不生土”“心火亢盛”“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等五种不同的病证,以及针对长夏时令所出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样方。笔者通过深入分析处方结构,发现而其治方思想离不开“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正是因为脾胃不足,病在血,所以其治在血,而血中伏藏之“阴火”,为治疗的机之所在。因此去除血中“阴火”,以防其伤元气是治疗脾胃不足引发诸病的处方思想关键所在;同时结合时令恢复脾胃气机以助充养元气,调治血病为医者需重视的层面。

关 键 词:李杲 苦欲补泻 脾胃不足 血病 阴火 壮火 治方思想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