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利民 程丽丽 Wang Limin;Cheng Lili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2]武警工程大学基础部
出 处:《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26-38,共13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曝书亭文编年笺注”(19XZW014)阶段性成果;朱彝尊研究中心学术成果。
摘 要:作为丝绸之路连接岭南和中原的关键节点,梅关古道同时又是赏梅之路、相思之路、禅宗之路、诗歌之路、文明之路,是历代文人叠加题写的一个文学场域。清初诗坛的代表人物朱彝尊、王士禛都有度越大庾岭的切身体验。在情致有别的表象之下,朱彝尊、王士禛的梅岭咏叹在使用典故、情感基调等方面又一脉相承,主题都涉及隔绝与沟通、和谐与冲突、漂泊与思念,书写都充满历史征引和命运思辨。这既反映了诗歌传统的连续性和特定创作场域的规定性,又说明共同的文化记忆能造成诗歌文本的互文关系。朱、王二人对禅宗的共同“忽略”也可窥见清初禅学思想在正统士大夫阶层中的弱化。其梅岭诗创作的同中之异,主要与廊庙显宦和江湖处士的身份差异相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