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银宁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 处:《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23年第2期65-75,共11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四库全书》‘小说家类’纂修研究”(项目号:19CZW028)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代中日学者认为《四库全书总目》的小说分类颇为含混,尤其是“缀辑琐语”类的成立殊为难解。这是受西方小说观念的影响,未能充分体察清人“小说”观的历史源流、内在逻辑和书目分类的基本宗旨。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中的“缀辑琐语”小类为重点,探讨《总目》的“小说”观和“小说”分类观。通览三种子目,均由“成书方式”加“对象”两个维度构成,“叙述”“记录”“缀辑”等而下之,“杂事”“异闻”“琐语”先尊后卑,其分类依据是以信实为核心的价值度,而“缀辑琐语”指补缀或抄撮前人浅薄不经的野谈,价值度最低。这意味着《总目》小说家具备力求整饬的目录学体系与致用实学的小说观,并非如学界所公认的含混不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