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日常生活中“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遮蔽与解蔽  

The Obscuring and Unraveling of “De-Ideologization” in Digital Daily Lif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俊哲 Yang Junzhe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2期137-147,共11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世界民粹主义思潮发展动态及其有效引导研究”(18VZL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的日常生活发生全面变革,人们随之进入数字化日常生活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旨在破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与数字技术合流,发生了异变,呈现出更隐蔽的样态,可能造成更大、更复杂的危害。数字化日常生活中“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隐蔽样态,集中体现为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无用论、意识形态伤害论、意识形态真空论。这些思潮毒害我国民众的思想观念,腐蚀我国思想文化阵地的根基。为此,需要立足唯物史观、扎根日常生活、注重协调推进、把控应用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破除“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风险隐患、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关 键 词:“去意识形态化”思潮 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无用论 意识形态伤害论 意识形态真空论 

分 类 号:B036[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