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俊哲 Yang Junzhe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12期137-147,共11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世界民粹主义思潮发展动态及其有效引导研究”(18VZL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的日常生活发生全面变革,人们随之进入数字化日常生活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旨在破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去意识形态化”思潮与数字技术合流,发生了异变,呈现出更隐蔽的样态,可能造成更大、更复杂的危害。数字化日常生活中“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隐蔽样态,集中体现为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无用论、意识形态伤害论、意识形态真空论。这些思潮毒害我国民众的思想观念,腐蚀我国思想文化阵地的根基。为此,需要立足唯物史观、扎根日常生活、注重协调推进、把控应用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破除“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风险隐患、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关 键 词:“去意识形态化”思潮 意识形态终结论 意识形态无用论 意识形态伤害论 意识形态真空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