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莹[1]
机构地区:[1]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 处:《新华文摘》2025年第4期40-44,共5页
摘 要: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批判理论不仅孕育出一个最具体系性特征的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同时也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其思想架构的基础范式——“批判”。对于这一概念的内涵的理论溯源,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把握法兰克福学派甚至整个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主旨的演变提供思考的脉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或可将作为理论形态的这一范式的阐释追溯到1937年霍克海默发表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在这篇批判理论的纲领性论文中,霍克海默以澄清前提、划清界限的理论勇气,直面“理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等重要概念。福柯、罗兰.巴特、霍耐特与耶吉等人在此基础上以“批判”为主题展开相关讨论,他们通过回溯“批判”范式的思想源头,深刻阐释了“批判为何”以及“如何批判”的问题。
关 键 词:国外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霍克海默 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思潮 思想源头 罗兰.巴特 理论溯源
分 类 号:A8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B089.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