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重构、类型扩写与文化转喻——论当代传统文化题材电影“想象力消费”的三重维度  

作  者:刘祎祎 

机构地区:[1]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北京100081

出  处:《东岳论丛》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共同体建构视域下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工业美学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CC169);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融媒介视域下以本土文化开发为导向的高校美育创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SM2022100510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文本基础进行艺术想象创作与故事世界建构的电影作品大热,传统历史、文化、神话资源不断被创新性对接进当代大众审美之中,由此唤醒国内观众共享的情感记忆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中国电影“想象力消费”的良好实践。传统文化题材电影围绕三个维度实现自身的想象力建构:美学层面对民族化美学风格进行重构,剧作层面对类型化创作手法进行革新,以及文化层面对青年亚文化进行价值转喻。其于历史底色中寻求着民族性与现代性话语的结合点,为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当代生机,也为时代价值提供新的历史想象。

关 键 词:传统文化 想象力消费 电影美学 电影类型 青年亚文化 

分 类 号:J901[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