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永兵 姚园园 Wang Yongbing;Yao Yuanyuan
机构地区:[1]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46000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25年第1期40-49,58,共11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鲁迅小说创伤叙事研究”(21BZW12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受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启示,《野草》采用象征手法书写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创伤性体验,并借此表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与创伤。这其中既有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的揭示,也有对现代人的孤独与绝望意识的描绘,同时还有对人与自我、人与他者关系的深度辨析,这些都源于写作主体严重的精神危机。书写创伤体验抚摸内心伤痛具有一定的文学功效,但《野草》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创伤性人生体验的书写塑造人道主义的精神界战士的自我形象,表达对美和美好生活的“凝视”,用“可悲悯的与可诅咒的”眼光重新审视国民性,并以此化解精神危机重建精神家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5.22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