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游民与乡村社会:福建游民改造农场研究(1956—1958)  

State,Nomads and Rural Society:a Study on Transformation of Farms in Fujian by Nomads(1956-195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臧家宾 Zang Jiabin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古田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JOURNAL OF GUTIAN CADRE ACADEMY

摘  要:1956年3月,根据全国游民改造工作会议精神,福建先后在光泽、华安、三明、安溪等地新建4个游民改造农场,这既是对中央关于城市游民工作“面向农村”方针的贯彻,亦是对自身省情省况的现实考量。在农场体制下,干部职务等级工资制和游民生活供给制双轨并行。而随着供给制取消,视自己为“公家人”的游民,干活从“生产训练”变成了“挣工分”,他们对“生产员”角色认同弱化,逐渐暴露出秉性中“游”的一面,由此引发了附近农民闹场。在事中处置和善后阶段,农场召开说理斗争大会、开展“五查”学习以及情感动员,一轮又一轮的检查过关后,游民重新接受与认可劳动改造。

关 键 词:游民 劳动改造 社会救济 生产训练 

分 类 号:K2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