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大学法学院 [2]贵州大学贵州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
出 处:《海峡法学》2025年第1期71-86,共16页Cross-Strait Legal Science
基 金:贵州省社科规划课题“轻罪治理背景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3GZYB150);贵州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兜底罪名视阈中‘帮信罪’法理诠释与司法适用研究”(项目编号:GDYB2023015)。
摘 要:我国现有前科制度未对犯罪人前科规范限制作适用上的区分,“轻重倒挂”的现象与轻罪治理的预期功能失衡,前科制度存废论争聚讼不已。尽管前科制度存在设定主体与设定方式规范阙如等不足之处,但前科制度在契合社会防卫价值追求、统合报应预防刑罚目的等方面的正面价值使其无法被简单地消除或纯粹地否弃。前科制度改革理应紧密围绕其内在积极正面价值,坚持国家立法原则、比例原则和关联性原则,对照犯罪分层、刑罚个别化的理论指导以及宽严相济的政策指引,着眼于犯罪构成要素的实质差异,构建前科规范限制解除必要性量表,实行前科制度的分级处遇,同时健全司法救济等配套措施以确保前科规范限制解除实现应有之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22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