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红慧[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5年第1期224-240,共17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摘 要:科名前定思想是命运观念与科举制度结合的产物,是研究蒲松龄精神世界的一条重要线索。他相信天命定数和天人感应,但是对天命又有诸多不服不甘,他以瞿昙转世自喻,相信积善得福和科举成功,表达出一种务实和功利的宗教立场。蒲松龄的这一思想和小说叙事艺术结合,成为他归结小说主题、进行创作的一种修辞手段,主要表现在:一是把科名前定纳入小说主题的范畴,把自身的困惑和思考用故事表现出来、用人物演绎出来,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厚度,使之有更多承载;二是把科名前定作为小说情节构思的手段,超越了一个普通的框架,寄予更多深沉的思考;三是把科名前定融入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塑造出一批具有命运色彩的举子形象。与当代价值对接,《聊斋志异》对天命与人事关系的思考、对道德因素与命运问题的探讨,能够给予人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