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端面介质膜技术的10 W级2.8μm全光纤中红外激光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婷婷 卜轶坤 钟文博 罗鸿禹 李剑峰 罗正钱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100 [2]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中国激光》2024年第23期189-19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摘  要:中红外(MIR)激光在国防军事、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工业加工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医疗手术中的“瑞士军刀”、大气检测中的“分子指纹谱”、红外制导/干扰中的“突击光源”等都离不开中红外激光。稀土离子掺杂中红外光纤激光器因具有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结构紧凑、稳定性好等优点,成为获取中红外激光的理想方案之一。近些年,以拉瓦尔大学、麦考瑞大学、亚利桑那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等为代表的机构开展了高性能稀土离子掺杂中红外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然而,大多数中红外光纤激光系统中仍包含诸多自由空间器件(如二色镜、透镜等),这些器件牺牲了全光纤结构,削弱了光纤激光器的鲁棒性和可靠性。目前,仅有几家机构(如拉瓦尔大学、深圳大学等)能够在氟化物光纤上飞秒直写光栅并进行氟化物光纤之间的低损耗熔接,从而构建全光纤中红外激光器,这种激光器的最大输出功率超过了30 W。然而,氟化物光纤飞秒刻写光栅和异质光纤的低损耗熔接均面临着技术成熟度的挑战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探索并发展新型技术路线来实现低成本、易操作的全光纤稀土掺杂中红外激光器相当迫切。

关 键 词:光纤激光器 光纤端面 光束质量 氟化物光纤 介质膜 亚利桑那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最大输出功率 

分 类 号:TN248[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