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非遗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机制、现状与进路——以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为例  

Grand Canal intangible heritage may empower and forg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Mechanismꎬpresent situation and approach——Taking the Hebei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ultural Belt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宇璐 Huang Yulu

机构地区:[1]沧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河北沧州061000

出  处:《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  金:河北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协作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研究”(XZKT24QN053)。

摘  要:大运河作为鲜明的中华文化符号,是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促进了各民族的身份认同与共同情感。本文以大运河文化带河北段为例,分析大运河河北段非遗资源的现状、产业化机遇与面临的挑战,探讨大运河非遗项目及其产业化发展如何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认同。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非遗产业化 大运河文化带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D63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