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玉华[1,2]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出 处:《民主与法制》2025年第5期37-40,共4页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基 金:中国法学会2024年度部级法学研究重点委托课题“刑事诉讼涉案财物集中管理法律责任研究”〔课题编号:CLS(2024)ZDWT04〕阶段性成果。
摘 要:刑事诉讼传统上都是以“人”为中心进行,主要关注“人”的定罪量刑,而“物”主要是作为证据而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和个人的财富种类越来越多、价值越来越大,“物”在刑事诉讼中的财产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涉众型经济犯罪中,对“物”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人”的关注。例如,在非法集资案件中,被害人、集资人对追赃挽损的关心程度远远胜过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