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力挽狂澜的转折点  

作  者:曾长秋[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清风》2025年第2期50-53,共4页

摘  要: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结束了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纠正了他们在军事上的瞎指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史军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标志着党从幼年渐入成熟阶段,也标志着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形成。长征后期,中共中央恢复了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进一步扩大了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与中国工农红军在国内外的社会影响。

关 键 词:遵义会议 中共领导人 历史关头 第一代领导集体 贵州省遵义市 政治局扩大会议 机会主义 共产国际 

分 类 号:D2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